臺海網9月22日訊 山區小學里,一位戴著眼鏡的男人半蹲在孩子堆中央,雙手翻閱繪本,向身旁的男孩解讀著,身后的女孩傾過頭向前投來渴求的目光。
這是鵬進集團董事長黃進興一次做公益時記錄下的畫面。孩子對知識的渴求讓黃進興想起了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想起了十八載商海搏浪的浮沉。更有一個時刻在腦海揮之不去——那雙渴求的眼睛或許也曾在自家妹妹的臉上定格過,一秒、兩秒,稍縱即逝……
黃進興與孩子們一同翻閱繪本
在開闊明亮的辦公室里,身著淺藍色運動衫的黃進興面帶微笑,眼鏡背后眸子清澈?;厮萜?,他從家庭環境到做公益的初心,從當前的公益項目到踐行“商業向善”理念再到履職廈門思明區十八屆人大代表的經歷,他談吐間盡顯溫潤敦厚。
循夢而行,向陽而生
黃進興出生于清貧家庭,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家里僅有的一點積蓄讓母親不得不在讀高中的他與讀中專的妹妹之間作出選擇。黃進興踏上了求學之路,妹妹則轉南下務工。
此事深深觸動了他,他發奮圖強勢必要改變家庭的命運。于是畢業后,他進入煤炭公司打工積累經驗,幾年后,懷揣著東拼西湊來的30萬元啟動資金開始創業。
2004年,他用30萬撬動了300萬的煤炭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創立了供應鏈公司后又成立了鵬進集團。時至今日,攤開鵬進集團的商業版圖,從天津到上海再到廈門,從煤炭供應鏈到基金產業再到布局酒店、文創、公益項目,風滿鵬進滿目新,當年那個少年的志向已成現實。
年少的成長經歷讓他與貧困群眾有著天然的感情,同時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是時代賦予的機會。”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回饋社會,給予別人所需的幫助,這就是他做公益的初心。黃進興感嘆道,“機緣巧合下,我在長江商學院上課時聽到‘商業向善’的觀點,更點燃了我做公益的決心。”
在他的推動下,2020年8月,由集團出資100萬元的鵬進家族公益基金應運而生。同年,公司與福建省擔當者行動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了鵬進家族專項公益基金,有了擔當者基金會的助力,公司的公益基金的收支、項目落地后所產生的效果變得更加可視化。這讓他鼓足信心,踏上公益篤行之旅。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公益是一項能跨越時間維度,鏈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事業,它具有傳承延續和改變未來的能力。傳承前人對公益事業的付出,延續愛與人性的真善美。”對于黃進興而言,公益并非懸浮的、機械的,而是一種延續的、與前人相統一的精神力量。
個人的認知往往來源于過往的經歷。黃進興視我國著名的電影藝術家、作家于敏先生為人生榜樣,以其“惟愿‘一生是學生’”為座右銘,在他看來,學習、閱讀、思考,是一場持續的修行。
他將這樣的人生理念投射到公益事業上,便與多家愛心企業聯合擔當者行動等單位,共同組織了“山海童閱——閩寧協作鄉村教育振興計劃”,參與到“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中。“我想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享有高品質的閱讀,希望閱讀能喚醒孩子們對探索世界的渴望,將這種改變人生的‘可能性’帶給他們。”講到動情處,黃進興眼波蕩漾出款款深情,他從大山中來,也知道哪條路可以通往星辰大海。
截至目前,鵬進家族專項公益基金在福建省南安市蓬華鎮路荇小學、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白埕小學、天津市薊州區東趙各莊鎮前牛宮中心小學、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曹二小學等全國各地的校園捐獻近百個圖書角。鵬進家族專項公益基金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福建辦事處、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及福建省擔當者行動教育基金會授予“愛心貢獻單位”榮譽稱號及牌匾。
足履實地,不騖虛聲,黃進興堅定地走在公益之路上。他在擔任思明區十八屆人大代表后,多了一層身份,身上的責任也更重了。他時常深入嶼后西社區,走入百姓家中了解真實需求,為社區內20戶需要幫扶的困難家庭送上米、油和現金紅包等幫扶物資。“我也很重視這個交流與提建議的平臺。”黃進興欠了欠身子說道。根據實際情況,他反映了社區水管老化、廈門人才缺乏等議題,為居民的生活、廈門的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
黃進興走進嶼后西社區送溫暖
眾人抱薪,光照四方
這個世界與社會需要公益來映照人性的真與善,黃進興不僅自己做公益,也將公益的火炬傳遞給更多人。
“在投資時,我更多的會考慮這個項目是否能夠創造積極、正向的社會價值,為公益賦能,讓商業向善。”當他將該理念融入公益事業中,創辦了“鵬青計劃”,讓許多年輕人得以依托該平臺策劃公益項目,并由多所高校的教授共同評估可行性,最終推動落地。目前,平臺已搜集20-30個項目,每個項目預計斥資五千元至一萬元不等。
最近,一個關注婦女權益的項目讓黃進興感到驚喜,一位高校女生策劃了為甘肅地區婦女捐贈衛生巾項目,為此鏈接了廠商資源,讓這些廠商更關注于偏遠地區婦女的權益。此前,他還關注到“銀發一族”,創辦了“國潮廣場舞品牌”;關注環境保護、垃圾分類,創辦了“房屋裝修前拆除回收垃圾”等項目。
這些項目體量雖不大,但折射出他對于現代社會、對于公益事業的思考。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眾人的才智是無限的,將無限的才智鏈接到最需要的人、最匹配的公益事業上,這樣的公益才能煥發更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他還贊助了“未來英才夏令營”計劃,目前已經接手了兩屆,旨在引導數百名青年志愿者去到山區支教,為鄉村孩子點亮知識燈塔。不僅如此,他在公司里呼吁員工參與公益項目,讓員工通過跑步、鍛煉身體等方式來轉化成公益基金等。“團隊里形成了‘成林共生’的概念,公益讓員工們構筑成共同體,更具凝聚力,溝通更順暢。”黃進興表示。
如今,作為思明區人大代表的他仍積極履職,在為人民服務與公益之路上發光發熱,作為企業家,著眼當下扎實做穩企業,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并持續為公益事業投入企業利潤,為公益注入更廣泛的社會力量。
“前人曾照我,我亦照后來人。”每個時代都有人秉燭抱薪,以微弱的火光照亮一片方寸,當眾人抱薪,才可光照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