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9n7er"></button>
        1. <th id="9n7er"></th>

          <th id="9n7er"></th>
        2. <dd id="9n7er"><track id="9n7er"></track></dd>
          <dd id="9n7er"><pre id="9n7er"></pre></dd>
        3.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臺灣 >> 兩岸交流  >> 正文

          臺媒看大陸:山西晉中平遙古城 世界文化遺產

          www.scrtllc.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平遙古城全貌,如一只巨大的神龜趴伏于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了有關山西省晉中市的報道,介紹了平遙古城別具匠心的格局設計。

            報道指出,“一座晉中城,半部中國史”,晉中市因地處山西中部而得名,東臨太行山,西傍汾河水,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晉中平遙縣的平遙古城,是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縣城,也是中國銀行業的發源地。1997年,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迎薰門城門樓。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平遙古城開創了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先例。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于此而建。它走過2800多年風霜雨雪,擁有縱橫交錯100多條大街小巷、20余座古寺廟、4000幢古民居。從高空俯瞰古城,猶如一只巨大的神龜趴伏于地。

            古城的格局設計別具匠心,南邊是柳根河,南城墻沿河蜿蜒而筑。設計者將南城門置于城墻東南,北門甕城西北角設計為鈍角,并呈卷曲狀,使“神龜”的四肢彎曲呈爬行狀。望著近在眼前的柳根河,“神龜”頭朝東搖、尾向西擺,活靈活現。為了不讓“神龜”溜走、帶走當地的如意風水,古人在下東門外修建關城,把“神龜”因掙脫拉直的一只腳(下東門)“套住”,“系”在城東12華里的麓臺塔上。

          平遙縣署。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平遙古城的東西四座甕城里外門皆呈90度,唯下東門是直線,借此象征“神龜”向前爬行。4大街、8小街,72條蚰蜒巷,猶如龜背紋圖,構成城內四通八達、井然有序的通行網絡,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城以南大街為中軸線,城東有城隍廟,城西有平遙縣署,城左立文廟、城右立武廟,東道觀、西佛寺,對稱布局;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筑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古城城墻。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平遙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甕城、4座角樓,還有72座敵樓,3000個垛口,據說是按孔子有賢人七十二、弟子三千設計的,是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平遙古城,青磚灰瓦、老屋古巷,無一不透著千年歲月積淀的沉穩與古樸。

          (來源:中新網)

          相關新聞
          臺媒看大陸:山西晉中日升昌票號 銀行鼻祖

          臺灣《經濟日報》近日發表了有關山西省晉中市的報道,介紹了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   報道指出,晉中平遙是晉商重要發源地之一,這里的日升昌票號是開辦最早的票號,被后人稱為“中國銀行的鼻祖”。   早在漢代,平遙就已是晉中地區的商貿集散地,至明代中葉,平遙商人的足跡...

          臺媒看大陸:山西晉中文化瑰寶 太谷秧歌、形意拳

          臺灣《經濟日報》近日發表了有關山西省晉中市的報道,介紹了當地特色民間藝術。   報道指出,太谷秧歌又稱祁太秧歌,是廣泛傳唱于晉中一帶的民間戲曲;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太谷秧歌可追溯到唐代,最初只是太谷民間流行的民歌小調,伴隨著農事活動...

          福建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培訓班在泉州舉行

          日前,福建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培訓班在泉州舉行。 此次培訓班由省文物局主辦,市文物局承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宣傳普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推動我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此次培訓班主要通過專家專題授課和我省遺產地保護工作經驗交流,闡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視野、先進理論和專業要求。主...

          文明之美看東方 | 盤點山西文物之最

          俗話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說的就是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境內古跡繁多,蘊含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據史書記載,上古時期堯建都平陽,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史書中最早出現的“中國”,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時代的山西南部。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在山西留下53875處...

          近鏡頭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是第一位的”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專程前往敦煌研究院,了解敦煌文物保護和學術研究情況。   “對于敦煌研究院全體工作人員來說,這一天比過節還高興。”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回憶說??倳泴Χ鼗臀幕牧私?、對文物工作的重視,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令...

          欧美缴情啪综合缴情久久

          <button id="9n7er"></button>
              1. <th id="9n7er"></th>

                <th id="9n7er"></th>
              2. <dd id="9n7er"><track id="9n7er"></track></dd>
                <dd id="9n7er"><pre id="9n7er"></pr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