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了,要不要一起到‘近鄰之家’泡茶?”出門碰上樓上租客,廈門思明區嘉蓮街道蓮花北社區觀遠里小區居民顧先生很自然地打了一聲招呼。兩年前,他還因樓上租客空調24小時運轉、空調水滴在雨披上的噪聲困擾,跟對方鬧了點別扭。 當時,在樓組長的帶領下,雙方及派出所民警、城管人員等坐在觀遠里近鄰共享評理室里泡茶調解,面對面把這事攤開來理性探討,最終圓滿地解決了糾紛。 觀遠里近鄰共享評理室,是蓮花北社區黨委以觀遠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為契機,在小區黨群活動驛站“近鄰之家”中特別設立的評理陣地,采用“茶桌評理”的方式泡茶評理、喝茶議事,解決鄰里事。 建于1986年的觀遠里小區,是一個典型的無物業、開放式老舊小區。“由于小區多年管理失序,18棟老舊房屋隱藏在雜亂的樹木草叢里;遇到下雨天,小區道路污水橫流,居民需要踏磚過‘河’回家。”當年的情景,小區老居民羅菁華歷歷在目。 2017年,蓮花北社區黨委牽頭,指導觀遠里小區黨支部組建“紅色業委會”。在黨員骨干的帶領下,小區自籌資金建起了圍欄,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完善了車輛道閘、監控系統,并啟動老舊小區提升改造。修補破損道路、改造地下管網、重建花圃綠地……各種“老年病”一一被治好,觀遠里小區搖身變成了幸福小區。 改造后,小區黨支部巧用黨建引領這根“繡花針”,探索出齊聚鄰里賢能、匯聚鄰里力量、凝聚鄰里情誼、積聚鄰里文化等“一心四聚”近鄰黨建工作法,織起一張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小區近鄰治理網”。小區改造時建設的62平方米臨時指揮部,也被改造成小區黨群活動驛站“近鄰之家”,作為居民泡茶聊天、交流議事、化解矛盾的場所。 在“近鄰”黨建引領下,觀遠里小區逐步形成了“聽鄰說事、請鄰議事、幫鄰辦事、讓鄰知事、邀鄰評事”的近鄰“五事工作法”,推動小區的事“鄰”里商量著辦。小區還成立“黃昏行”平安巡查隊、“三紅”垃圾分類志愿監督隊、“觀遠芳華”小區婦女組織等“鄰聚力”志愿服務隊伍,使得居民在小區治理中更有參與感。 “五事工作法”運轉起來后,小區先后解決了大小事務30多件,化解了鄰里間的許多矛盾。其中,小區居民津津樂道的“百萬工程”,是“五事工作法”的生動實踐。 2020年5月的一天,在“近鄰之家”泡茶時,有居民提到小區內大部分樓棟屋頂的琉璃瓦開始脫落,有次雨后還砸壞了樓下的路燈,“這要是砸到人,多危險啊”。 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在社區的指導下,緊急啟動“五事工作法”,開始了這項工作的民主協商議程。通過業主大會決議,小區決定使用100萬元公共收益啟動“百萬工程”,對各樓棟的屋頂和雨水管進行修繕以及外立面粉刷美化。2021年7月,完工后的觀遠里小區煥然一新,居民們共享黨建引領民主協商的豐收成果。 “小區黨支部撐起主心骨,居民全員參與、共管共治是觀遠里實現從‘面子’到‘里子’蝶變的關鍵。”蓮花北社區黨委書記林晶說,蓮花北社區將持續深化實踐近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凝聚更多“近鄰”力量,實現轄區居民共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來源:東南網 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盧瓊瑩 王晶晶) |
“小區的變化有目共睹,環境越來越好!”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暮云街道云塘社區紫湖香醍小區居民肖容說,過去,噪聲擾民、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如今,這些問題都已被逐步解決,小區整潔美觀、井然有序。 變化緣何而來? “我們新修訂的《云塘社區居民公約》,真是管用!”云塘社區黨委書記張先明說,居民公約包含了居民關心的問題,成為大家自我管理...